前不久結識了一位海歸博士,她在水平井油氣開采技術方面研究多年,并攻下了美國名校的博士學位。她回國后一心想繼續(xù)鉆研水平井技術,不料卻被所在學校領導指派去做頁巖氣研究。聊天中,她有些不解地對筆者說:“回國才知道頁巖氣有多火,感覺比在美國還火。在美國,頁巖氣是企業(yè)搞成功的,勘探開發(fā)也是企業(yè)行為,大學里很少有研究頁巖氣的。”
的確,美國的頁巖油氣技術革命,以及由此帶來的本土油氣產量迅速增長令全球油氣進口國羨慕不已。中國熱切地想復制美國頁巖氣開發(fā)的傳奇。四川、山西、貴州等多個省市都喊著要大力開發(fā)頁巖氣。
如果說頁巖氣在美國結出了果實,橘子紅了;中國迫切地需要提高天然氣產量,那么,這棵橘樹會在中國的土地長出什么果呢?是橘還是枳?
無論是按照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還是國土資源部的數據,中國的頁巖氣儲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不過,國內迄今只在頁巖氣實驗區(qū)鉆井62口,國內外關于中國頁巖氣儲量的評估都是基于非常有限的地質勘探資料所做的模型推測,不確定性極大。即便確實擁有巨大儲量,中國想將美國頁巖氣開發(fā)經驗移植到國內,恐怕也會遭遇水土不服。
加拿大艾伯塔大學麥克塔格特講座教授姜聞然長期往返中加兩國之間,深諳中國能源現狀,他說:“中國頁巖氣領域的現狀是,雷聲大雨點稀,談論的人多,但實干的人少。”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文瑞更是把中國頁巖氣開發(fā)面臨的問題概括為“二高五多三少”,即“熱情高、調子高;評論多、規(guī)劃多、研討會多、成立機構多、出國考察多;做得少、投資少、政策支持少”。
熱情解決不了現實存在的問題。首先,在地質條件上,中國的非常規(guī)天然氣儲層埋藏位置較美國要深,并且比較分散。美國公司開發(fā)出來水力壓裂法和水平井鉆井使得頁巖氣開采成為可能。中國的頁巖層遠比美國要深,這就意味著,中國開采頁巖氣需要注入更多化學物質并采用更復雜的技術。
其次,中國油氣開發(fā)的主力仍為國有油氣公司,它們還握有大量常規(guī)天然氣資源等待開發(fā),畢竟,敲開堅硬的頁巖層并非易事,雖然前景可觀,但難度不小,多少會影響開采熱情。即便在非常規(guī)領域,中國的國有石油公司也更傾向于開發(fā)政策和技術相對成熟的煤層氣,而非頁巖氣。為了滿足經濟發(fā)展對能源的需求,中國政府有提高國內天然氣產量的規(guī)劃,頁巖氣被視為實現規(guī)劃的生力軍。但是,企業(yè)難改其逐利的本性。當前,中國天然氣定價權控制在政府手中,天然氣價格被刻意壓低,企業(yè)更不愿意去開采成本高昂的頁巖氣??刂苾r格和生產獲利之間的矛盾中,誰會獲勝關系到中國頁巖氣開發(fā)進程的快與慢。
除了自身地質條件和制度設計的因素外,中國也尚未掌握頁巖氣開采的關鍵技術。而如今,幾乎所有頁巖氣開采的關鍵技術的知識產權都掌握在北美公司手中。中國已經采取行動,正積極注資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頁巖油氣項目。例如,中海油收購美國切薩皮克能源公司一個頁巖氣區(qū)塊的部分股份。但是,據業(yè)內人士透露,中海油同意不往美國的氣田派遣石油工人也不參與董事會決策??梢娡ㄟ^注資北美企業(yè)來學習技術也并非易事。
中國發(fā)現有頁巖氣儲量的地區(qū)一般較為缺水,而實施水力壓裂需要大量的水。很多場合下,中國的學者和政策制定者都曾提到水資源短缺對頁巖氣開采的限制。但是,頁巖氣開采用水涵蓋的另外兩個話題在國內卻很少被提及,那就是,水力壓裂法注入的化學物質可能污染地下水,還可能引發(fā)地震。而這兩個“可能”是否會成“一定”,美國地質調查局和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也沒有定論,兩部門都在做調查。這兩個“可能”也正是歐洲一些國家禁止使用水力壓裂法開采頁巖氣的原因。
可能需要10年的時間,中國才能摸清國內的頁巖氣資源儲量、掌握關鍵開采技術,然后在實踐中完善技術,減少環(huán)境負效應,并逐漸形成清晰的發(fā)展路線,這些或許要用20年才能做到。這期間,或許,研究水平井的博士在她的本行研究中已有所突破;或許,曾經大熱一時的煤層氣得到更好的開發(fā);或許,美國機構也該查清了水力壓裂法同地下水還有地震之間的關系……太多“或許”會慢慢出現,惟獨不愿一哄而上和“大躍進”式的發(fā)展模式出現在頁巖氣領域。
的確,美國的頁巖油氣技術革命,以及由此帶來的本土油氣產量迅速增長令全球油氣進口國羨慕不已。中國熱切地想復制美國頁巖氣開發(fā)的傳奇。四川、山西、貴州等多個省市都喊著要大力開發(fā)頁巖氣。
如果說頁巖氣在美國結出了果實,橘子紅了;中國迫切地需要提高天然氣產量,那么,這棵橘樹會在中國的土地長出什么果呢?是橘還是枳?
無論是按照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還是國土資源部的數據,中國的頁巖氣儲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不過,國內迄今只在頁巖氣實驗區(qū)鉆井62口,國內外關于中國頁巖氣儲量的評估都是基于非常有限的地質勘探資料所做的模型推測,不確定性極大。即便確實擁有巨大儲量,中國想將美國頁巖氣開發(fā)經驗移植到國內,恐怕也會遭遇水土不服。
加拿大艾伯塔大學麥克塔格特講座教授姜聞然長期往返中加兩國之間,深諳中國能源現狀,他說:“中國頁巖氣領域的現狀是,雷聲大雨點稀,談論的人多,但實干的人少。”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文瑞更是把中國頁巖氣開發(fā)面臨的問題概括為“二高五多三少”,即“熱情高、調子高;評論多、規(guī)劃多、研討會多、成立機構多、出國考察多;做得少、投資少、政策支持少”。
熱情解決不了現實存在的問題。首先,在地質條件上,中國的非常規(guī)天然氣儲層埋藏位置較美國要深,并且比較分散。美國公司開發(fā)出來水力壓裂法和水平井鉆井使得頁巖氣開采成為可能。中國的頁巖層遠比美國要深,這就意味著,中國開采頁巖氣需要注入更多化學物質并采用更復雜的技術。
其次,中國油氣開發(fā)的主力仍為國有油氣公司,它們還握有大量常規(guī)天然氣資源等待開發(fā),畢竟,敲開堅硬的頁巖層并非易事,雖然前景可觀,但難度不小,多少會影響開采熱情。即便在非常規(guī)領域,中國的國有石油公司也更傾向于開發(fā)政策和技術相對成熟的煤層氣,而非頁巖氣。為了滿足經濟發(fā)展對能源的需求,中國政府有提高國內天然氣產量的規(guī)劃,頁巖氣被視為實現規(guī)劃的生力軍。但是,企業(yè)難改其逐利的本性。當前,中國天然氣定價權控制在政府手中,天然氣價格被刻意壓低,企業(yè)更不愿意去開采成本高昂的頁巖氣??刂苾r格和生產獲利之間的矛盾中,誰會獲勝關系到中國頁巖氣開發(fā)進程的快與慢。
除了自身地質條件和制度設計的因素外,中國也尚未掌握頁巖氣開采的關鍵技術。而如今,幾乎所有頁巖氣開采的關鍵技術的知識產權都掌握在北美公司手中。中國已經采取行動,正積極注資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頁巖油氣項目。例如,中海油收購美國切薩皮克能源公司一個頁巖氣區(qū)塊的部分股份。但是,據業(yè)內人士透露,中海油同意不往美國的氣田派遣石油工人也不參與董事會決策??梢娡ㄟ^注資北美企業(yè)來學習技術也并非易事。
中國發(fā)現有頁巖氣儲量的地區(qū)一般較為缺水,而實施水力壓裂需要大量的水。很多場合下,中國的學者和政策制定者都曾提到水資源短缺對頁巖氣開采的限制。但是,頁巖氣開采用水涵蓋的另外兩個話題在國內卻很少被提及,那就是,水力壓裂法注入的化學物質可能污染地下水,還可能引發(fā)地震。而這兩個“可能”是否會成“一定”,美國地質調查局和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也沒有定論,兩部門都在做調查。這兩個“可能”也正是歐洲一些國家禁止使用水力壓裂法開采頁巖氣的原因。
可能需要10年的時間,中國才能摸清國內的頁巖氣資源儲量、掌握關鍵開采技術,然后在實踐中完善技術,減少環(huán)境負效應,并逐漸形成清晰的發(fā)展路線,這些或許要用20年才能做到。這期間,或許,研究水平井的博士在她的本行研究中已有所突破;或許,曾經大熱一時的煤層氣得到更好的開發(fā);或許,美國機構也該查清了水力壓裂法同地下水還有地震之間的關系……太多“或許”會慢慢出現,惟獨不愿一哄而上和“大躍進”式的發(fā)展模式出現在頁巖氣領域。